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2022第5週教學週誌~防颱準備~物質受熱後的變化

 2022第5週教學週誌~防颱準備~物質受熱後的變化(講義)

知道物質受熱時,溫度會上升。正確使用溫度計。(課本)

液體熱對流

LIS教師節活動



604天氣變化(防颱措施)












補充資料:

  1. 氣象局影音白板--颱風短片
  2. 氣候怎麼了?暖冬變急凍解碼霸王寒流
  3. 因應極端天氣 啟用"黃橙紅"低溫燈號 | 華視新聞 20191025
  4. 【生活裡的科學】20130810 - 熱升冷降大搜查
  5. 熱氣球飛行大挑戰 【下課花路米 1352】
  6. 20110211《呼叫妙博士》天燈的秘密
  7. 宜蘭豪大雨溪水暴漲 66紮營遊客困溪床獲救|華視新聞 20220925
  8. 【高中三年的時間管理系統】如何兼顧課業、社團、比賽? | 時間規劃 |讀書計畫
    9/26(一)發現有部分學生缺交作業已經成為常態,特別找了一個時間規劃影片給學生。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自學

1.閱讀課本p.34-p.35,將物質變熱的方法圈起來。
2.讀取課本p.35的溫度計刻度,寫在O眼睛平視酒精柱頂端的旁邊。
3.觀看物質受熱的變化影片。

思考

蠟油遇熱熔化成液態,冷卻後凝固變回固態,是形態改變還是性質改變?

熱的傳導

預測:鋁箔盤上哪一個位置的蠟會最慢熔化?

觀察實驗









想一想:蠟熔化順序和蠟燭加熱的位置有什麼關係?


期許學生能從實驗中發現蠟融化順序和蠟燭加熱位置的關係

,並且能建立具有解釋力的模型,和觀察到的證據吻合。

例如:
在這個實驗中,如果(離蠟燭越遠),就會(  發現蠟越慢熔化 )。


熱對流實驗











發現
      1、  在家線上實驗課的學生,可以依靠組員利用ipad提供實驗上的視野。
      2、「不會」才是學習的起點,所以當學生在課本35頁寫上5.8度西時,彼此才能核對,原來學生沒有「溫度的量感」,不清楚酒精溫度計上的一格是1度西。
       3、印度「創意燭火剪髮」,透過學生的視野才知道原來印度真的用蠟燭剪頭髮,真是太新奇了!在困頓中的創意。
       4、防颱準備手電筒、收音機,結果學生說他家的手電筒和收音機是合起來的,感覺真是一個很實用的防災用品。原本以為大部分人的家中是沒有收音機的,想不到現在的收音機更加進化了!

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2022第四周教學周誌~颱風

2022第四週教學週誌~颱風(簡報)

  1. 能透過地面天氣圖說明高,低氣壓,鋒面,颱風的位置及所代表的天氣現象,以養成分析與發現的問題解決能力。(pa-Ⅲ-2)
  2. 瞭解颱風的特徵、位置及其所產生的天氣現象。
  3. 學習解讀颱風路線圖及颱風警報發布概況表等颱風資料。
  4. 本週正好遇到9/21國家防災日,補充關於地震的訊息。


自學:閱讀自然課本p22-p23      
604天氣變化


自學 自然課本p24-p25
Q1颱風形成地點?
Q2颱風移動路徑?
Q3颱風從形成到消失,強度有何變化?
Q4颱風為台灣帶來哪些災害?

小組討論

決定要探討的颱風!





分析與發現

1.衛星雲圖上的颱風,有哪些特徵?

2.地面天氣圖上的颱風有哪些特徵?

3.透過颱風資料庫,(602)查詢2009年登陸的颱風數量。侵襲台灣的月份。









自評:完成習作檢核(自然習作p13-17)

(601)任務一:預測20220925(日)飛牛牧場天氣狀況,需不需要帶雨具?
         任務二:查詢2010年登陸的颱風數量。侵襲台灣的月份。











(603)任務一:預測20220925(日)墾丁天氣狀況,需不需要帶雨具?
         任務二:查詢2011年登陸的颱風數量。侵襲台灣的月份。

















(605)任務一:預測20220925(日)飛牛牧場天氣狀況,需不需要帶雨具?
         任務二:查詢1999年登陸台灣的颱風數量。侵襲台灣的月份。









發現:

  1. 部分學生看到的只是部分,無法看到全體,解讀颱風資料,常常忽略登陸地點與時間,出海地點與時間。
  2. 菲律、蘇、苗很容易寫錯的字用紅色標註。
  3. 《料理鼠王》(英語:Ratatouille)是2007年的美國電腦動畫片,也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的第八部動畫長片。也就是學生還沒出生的時候上映的電影,卻意外受到部分學生的喜歡。
  4. 當責:開學第4週,發現領導型學生越來越有架式了。讓組員感受到小組長是可以依賴的、能解釋任務的、知道加分機制、能負擔後果、重視最後成果的。「當責者」要能承擔全責,要確定「負責者」能完成工作。成果沒交出就是任務未了,俗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在現實世界裡並不適用。當責是一種允諾、一種義務,不只是對自己,還要對週遭其他人,要交出一個特定的、已約定的成果。若能為成果擔起當責,功課不好的人也可以當最高管理人,知所當為、為所當為、全力以赴並交出成果。學會當責不讓,將領導團隊完成任務,乃至加值社會。

    當責[全新增訂版]

  5. 有個學生掃地十分乾淨,詢問之下,原來他假日就會到工廠掃地和清理廁所!掃地看的是態度,認真與否,一目了然。看學生收平板車也是如此,越重視細節,越容易成功。




    這群企鵝遇到很大的風浪!

精選文章

20250819~開學前準備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