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第十一週教學週誌(動物如何求生存)

動物如何求生存? 

1.動物的身體構造決定了牠的運動、覓食、體溫、防禦、及社會行為。採用星狀圖筆記歸納整理。
2.準備了鱸魚、蠑螈、青蛙、鳥、貓、兔、蝙蝠等骨骼圖片,抽取後張貼在筆記本。練習利用星狀圖,分析筆記圖片動物求生存的方式。
心得:
學生自控力越好,老師給的自由度就會越大。才有機會呈現高層次的討論與交流。想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需要提供一些難題,刺激思考,搭一些鷹架,自主學習。而這一切設計都需要良好的紀律。缺乏紀律的教學,真是棉花店失火(免談)。

補充資料:
10個超強偽裝大師(你能找到幾個?)

有關2019生物奧林匹亞選拔營動物組的實驗題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第十週教學週誌(成果驗收)

本週第一次期考是學生與老師教學成果的驗收。
相信看到期考分數肯定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有幾個可喜的現象,補考人數減少了,看起來學生還是有努力的。比較遺憾的是觀察到習得無助感的學生,已經進入老師搶人補功課的惡性循環中。學生都說老師題目不該出太難,其實,如果大家都滿分,要如何提出優選名單?今天就聽到大學教授在苦惱指考5選4;要看得報告量太大了,原本看194份,現在要看400多份的報告,要怎麼決定哪些是他要的學生呢?
今天也是台中市科展的頒獎典禮
對科教人來說,今天就像台中科教界的大拜拜,除了科博館裡的頒獎典禮,還有外頭科學教育園遊會的闖關活動。和oo中學老師聊了一下他們今年的作品,完全是學生自己寫程式做出來的報告。原本中途要放棄了,還好堅持到送件,所以,成績還不錯。中學面臨的問題就是數理資優學生不想參加科展,因為CP值太低,反倒是一般生沒日沒夜的做實驗寫報告。
另外,也觀察到成績越好的學生,越難接受失敗,但是,探究實驗,就是可能會遇到很多挫折,失敗很多次,才能找到成功方法。失敗找原因,成功找方法。
       今天在園遊會上還遇到去年畢業的學生,跟我說他的生物讀不好,因爲不喜歡背,我只能鼓勵他生物科的CP值超高的,只要肯努力,一定看得見。
       接下來,下週要進入到動物世界面面觀,一起努力吧!
調劑身心的節目:超級變變變
不考試的仙后座超美的!星座大觀園仙后座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第九週教學週誌(碳氣包)

第九週教學週誌(碳氣包)
碳氣包命名緣由:產生的氣體為二氧化碳簡稱碳氣包,如果無法順利爆破,就變成嘆氣包,受到夾鏈袋品質,及化學反應速率影響。
碳氣包實驗
原理:醋+小蘇打粉產生二氧化碳
在夾鏈袋密閉空間中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如果快速產生二氧化碳,超過夾鏈袋耐受度,即會爆開。

操作方式:食用醋及小蘇打粉先分開處理。放入夾鏈袋中封閉。搖晃使醋與小蘇打粉反應後放入透明水箱,蓋上蓋子,觀察二氧化碳氣爆與否。
心得:探究實驗迷人之處,在於失敗找問題,成功寫方法。
實驗室安全第一。越穩定的班級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可以操作的實驗次數及組數越多。本週502一節課,每組學生可以操作兩次,第一次1.2組成功,第二次3.4組成功。
為了讓學生進實驗室能有好的學習品質,特地請好人來協助觀2個班級的實驗課,清楚明白指出問題,1.沒帶課本的;2.無法兩腳放在地面上的;3.無法說出實驗流程的;4.鞋子無法排好的;5.罰站靠桌子的;6.星座盤當飛盤的。唯有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如果以上問題無法解決,再認真的教學規劃都只會化為(嘆氣),二氧化碳看不見。

研習時和理化老師討論到實驗室安全,有個說法讓我印象深刻,只要有一個不安定份子存在,簡單安全的實驗都可能成為意外,更別說危險的實驗,例如:小塊金屬鈉丟入水中,肯定是老師示範實驗。為了讓學生能安全實驗,只好請不安定份子到學務處,例如滴管拿到就開始亂噴的學生。沒辦法聽指令的,國中生比高中生危險。

補充資料:為什麼金屬火災不能用水滅。





鈉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室溫下較軟。與水接觸時便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而鉀遇到水時的反應更加劇烈。這些反應會釋放出大量的熱,因此,之前人們總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燃燒和爆炸都源自氫氣被點燃的過程。

瓊沃思指出,要發生劇烈程度足以產生爆炸的化學反應,前提條件是反應物之間要迅速、高效地混合。然而,在鹼金屬與水反應時,迅速生成的氣體應該會形成一層「氣體膜」,包覆在鹼金屬表面,將鹼金屬與水隔絕開。這種情況下,沒有了水的接觸就斷絕了氫氣的「來源」,反應應該趨於逐漸減緩,但我們看到的現象卻並非如此。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第八週教學週誌(討論與發表)

補充資料:      

電鍍

    電鍍迴紋針

培養學生觀察鋼絲絨球生鏽結果的討論與發表。

















心得:實驗討論最怕出現客人,座位絞盡腦汁的安排,還是需要靠學生自覺!
504的觀察描述很精緻,能利用圖像及百分比做高階思考;501需要很多心力維持秩序,所以討論只能停留在左、右表象的描述,儘管如此,能在一節課完成討論與發表,還是很優秀的。就是需要花時間讓學生練習討論與發表,才能知道學生的學習脈絡。505平日訓練有素,直接挑戰,小白板討論完,將白板上的字,全數擦掉,上台發表,讓我驚訝的是,在這樣沒有任何提示的報告,每個人都可以完成任務,還表現得可圈可點!




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第二單元 燃燒和生鏽 重點整理


2-1 氧氣
1.氧氣(O2)製造方式:
  胡蘿蔔丁+雙氧水→氧氣(讓線香劇烈燃燒) p.34-35
補充: 由雙氧水和胡蘿蔔丁(過氧化氫酶)製造氧:

    雙氧水在常溫下以胡蘿蔔丁(過氧化氫酶)為催化劑,立即分解成氧與水。
          胡蘿蔔丁(過氧化氫酶)
  雙氧水───→水+氧;2H2O2──→2H2O+O2
1.雙氧水是過氧化氫的水溶液,性質不安定,受熱易分解生氧;若在常溫下加入催化劑胡蘿蔔丁(過氧化氫酶),則不需加熱,即可分解生氧。
2.催化劑是能改變反應速率,而最後本身不變的物質。因此胡蘿蔔丁在製氧的過程中質量並不減少,故欲製得更多的氧時,只需再加入雙氧水即可。

3.過氧化氫酶是一種廣泛存在於各類生物體中的酶是特指生物體中以蛋白質構成的催化劑 ,其作用是催化過氧化氫轉化為氧氣反應



2.燃燒三要件包含:
 (1)有可燃物 ex:紙、木頭
 (2)有助燃物(O2氧氣)
 (3)達到燃點 ex:高溫   p.36
3.氧氣的功能
 (1)幫助燃燒
 (2)提供生物呼吸 p.37

2-2 二氧化碳CO2
1.二氧化碳(CO2)特性:
 (1)不助燃
 (2)讓澄清石灰水變白色混濁(碳酸鈣)
2.二氧化碳(CO2)製造方式:
  +小蘇打粉可以製造出來 p.40
補充:

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與發酵作用之比較:
生理作用作用簡式能量變化作用部位時間
光合作用葉綠體內葉綠素行使:
CO2+水→葡萄糖+O2+水
吸收光能綠色植物有光時
呼吸作用葡萄糖+O2→CO2+水+能量釋放能量生活細胞隨時進行
發酵作用酵母菌行使:
葡萄糖→CO2+酒精+能量
釋放能量低等菌類無氧時

3.滅火的方式:
 (1)去除可燃物      Ex:開闢防火巷
 (2)移除助燃物O2    Ex:隔絕氧氣
 (3)降低溫度        Ex:灑水降溫 p.42

2-3 鐵生鏽
1.鐵生鏽,表面變得粗糙,顏色變成棕色,易碎裂。
2.鐵生鏽需要用到水和空氣。p.47~51
 (1)潮濕環境容易生鏽。
 (2)接觸空氣環境容易生鏽。
 (3)酸性水溶液使鐵生鏽加快。

3.防鏽方法:
 (1)保持乾燥(隔絕水分)
 (2)塗油漆、包覆塑膠皮、表面上油(隔絕水分和空氣)
 (3)電鍍(隔絕水分和空氣) p.52-54




第一單元 美麗的星空 重點整理

1-1 星星與星座

1.古人將相鄰的亮星,以假想線連接命名成不同星座。p.7
2.有名星座與亮星:
(1)夏季大三角:天鷹座(牛郎星)、天琴座(織女星)、天鵝座(天津四)
(2)大熊座(北斗七星)
(3)小熊座(北極星)

3.星等:表示星星亮度(數值越小,星星越亮)
  星星亮度→與地球距離有關
  星星顏色→與表面溫度有關 p.11

1-2 觀測星空
1.觀測星空要準備物品: 星座盤、指北針、手錶、p.12-14
禦寒衣物、套紅色玻璃紙手電筒
2.觀星注意事項:
(1)無雲的天空
(2)空曠無光害地點
(3)注意安全,大人陪同
(4)保暖、防蚊蟲叮咬   p.16


1-3 星星位置的改變
1.星星位置隨著時間規律改變。一天中,星星移動  方向和太陽、月亮一樣(由東向西移)。p.19
2.尋找北極星(在小熊星座)的方式
(1)春、夏季利用北斗七星
(2)秋、冬季利用仙后座 p.26-27

精選文章

20250819~開學前準備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