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8週教學週誌~熱的傳播~保溫
熱對物質影響(講義)
觀察液體熱對流
1.閱讀自然寶典p24,畫出燒杯中胡椒粒受熱後的移動情形,上升以紅色箭頭標示,下降以藍色箭頭標示。(3分鐘)
2.小組討論後,預測可能的移動情形,畫在小白板。(5分鐘)
3.小白板張貼在大白板上,開始實驗,專注觀察胡椒粒的移動情形。
4.教師統整,越靠近火源,受熱越快,胡椒顆粒會隨著溫度較高的水往上升,接著和溫度較冷的水往下沉,不停的循環流動,這個現象稱為液體的熱對流。
補充資料:
1.【 戶外豆知識 】掌握保冰三大原則!可保持食物新鮮度也延長保冰時間丨正確的保冰方式丨露營冰箱/保冰桶丨
自學
閱讀自然課本p44-p51
圈出3種熱的傳播方式,並且將課本上的舉例畫線。(你能找出幾種例子?)
知識點
「熱傳導」:高溫物體與低溫物體接觸時,熱直接由高溫物體傳播給低溫物體,這種情況稱為「熱傳導」。例如:摸烤盤會覺得熱,便是熱由烤盤直接傳倒我們的手。(因此需要戴上厚布做的隔熱手套,避免燙傷。)
「熱對流」:當流體(液體或氣體)中有某部分溫度較其他部分高時,高溫流體受熱膨脹,密度變小,因而往上升,低溫流體則下沈。這種熱傳播方式,稱為「熱對流」,例如:手靠近蠟燭的火焰,雖然還沒碰到,就覺得很熱了。例如:煮湯時,火傳熱到鍋子底部,再經由對流,使整鍋湯都能達到沸點。
「熱輻射」:熱不藉任何介質也可以傳播,這種方式稱為「熱輻射」。例如:太陽的熱能傳送到地球,使我們感到溫暖,但是太空中是高度真空,沒有介質可以傳導或對流熱量。所以就要靠最後一種熱的傳播方式:「熱輻射」。例如:陽光照射下的單槓,摸起來很燙。
只要能阻隔或減緩熱的傳播,就能達到保溫的效果。
補充知識點:
「比熱」:夏天的大太陽下,為什砂比水熱得多呢?原因就在於,沙子比熱小,水的比熱大。比熱小的物質容易變冷或變熱,比熱大 的物質則較難 變冷或變熱。木頭的比熱大,鐵鍋的比熱小,所以我們用木頭做鍋柄,才不會燙傷。
601保冰實驗:
讓學生自由選擇最佳保冰方式,帶冰塊到學校,測量原始冰塊重量,和剩下冰塊重量,結果發現只有starbucks的保溫瓶有融化成約5g的水,其餘皆沒有融化,。
空氣熱對流實驗:601
心得:
- 一定要讓學生畫出實驗裝置,並預測可能結果,貼在白板上,彼此核對。
- 認真、善良、善意說話的學生容易獲得隊友的信任。(說話前的三個篩子)~真實嗎?善意嗎?重要嗎?
- 學生好奇電鍋的蓋子為什麼是金屬製的?
大同電鍋煮湯「爆炸」! 「內鍋太高」頂住鍋蓋釀禍 - 從鍋內到鍋外,看見電鍋與臺灣的羈絆
- 電鍋類家電原理剖析
- 爬文發現確實還是以金屬製的鍋蓋較適合,因為電鍋在蒸煮的過程中會產生水蒸氣,引發鍋蓋跳動,如果鍋蓋太重,氣壓無法宣洩,容易炸鍋。
大同電鍋煮湯「爆炸」! 「內鍋太高」頂住鍋蓋釀禍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