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2025第3週教學週誌~輪軸與滑輪如何便利生活(科博館)

 2025第3週教學週誌~輪軸與滑輪如何便利生活(科博館)


電子書   講義

2-1輪軸

2-2滑輪

 能繪出定滑輪、動滑輪與輪軸的裝置。

 知道滑輪與輪軸是槓桿原理的應用。

 2/27 (四)六年級科博館戶外教學

 實驗找出抗力臂和施力臂長度與施力大小的關係。

補充資料:

(負責):

1.自己該做的事絕不推諉。
2.能自我管理,做好份內的事。
3.做事有始有終,貫徹到底。

  2/28(五)台灣和平紀念日

每年的2月28日是台灣的和平紀念日,為了紀念1947年2月28日發生的二二八事件。這一天全國放假,從2006年開始,每年的和平紀念日,不論是政府機構、學校還是各種組織,都會降半旗,以表達對於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的深切哀悼。和平紀念日是中華民國首個透過法律規定休假的國定紀念日。資料來源:小傳媒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2025第2週教學週誌~如何應用槓桿原理

2025第2週教學週誌~如何應用槓桿原理 

電子書   講義

1-1認識槓桿

1-2槓桿的作用

 槓桿有施力點、抗力點、支點、施力臂及抗力臂。
 實驗找出抗力臂和施力臂長度與施力大小的關係。

補充資料:

(負責):

1.自己該做的事絕不推諉。
2.能自我管理,做好份內的事。
3.做事有始有終,貫徹到底。

1-3生活中的槓桿工具

找出工具的支點、施力點與抗力點,並觀察施力臂與
抗力臂的長短。

2-1輪軸

 透過實驗,認識輪與軸。
 察覺施力在輪或軸上時,施力大小會不同。
 施力臂>抗力臂時,比較省力。

  • 槓桿平衡實驗



  • 輪軸施力大小比較實驗







心得與反思:
       1.隊長負責固定支架;器材長負責拿尺測量輪半徑與軸半徑;紀錄長負責拿彈簧秤測量物體重量;報告長(組長)負責記錄輪施力與軸施力。
        2.確實分工,記錄在白板上,可以快速檢核各組完成度。
        3.隊長任務十分重要,培養一個好隊長,整隊實驗效能大幅提高。
       4.以座位確認職位,可以有效核對任務進度。
A隊長B器材長
C記錄長D報告長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2025第1週教學週誌~開學週~簡單機械(情感存摺)

2025第1週教學週誌~開學週~簡單機械(情感存摺) 

電子書   講義

1-1認識槓桿

1-2槓桿的作用

 槓桿有施力點、抗力點、支點、施力臂及抗力臂。
 實驗找出抗力臂和施力臂長度與施力大小的關係。

補充資料:

(負責):

1.自己該做的事絕不推諉。
2.能自我管理,做好份內的事。
3.做事有始有終,貫徹到底。

自然課的必備物品:

原子筆(藍,紅,綠),螢光筆(黃色比較清楚),直尺。

觀察1位家人(阿公、阿嬤、爸、媽、兄、弟、姊、妹)最擅長的一種簡單機械工具,描述他使用這項工具的厲害之處。

例如:我的媽媽很會使用裁縫剪刀,可以把布剪裁得又快又整齊。也擅長使用小剪刀拆除布間的縫線。


實驗課4人一組,主動學習,積極負責。
利用金字塔筆記,學習全視野,順脈絡。


自學:

           觀察金字塔圖提供哪些訊息?(1min)

思考:

金字塔圖分幾層?如何分?為什麼?(1min)

表達: 

瀏覽課本,畫出自己理解的金字塔圖在筆記本上。(5min)

討論: 

兩兩分享自己的金字塔圖。(3min)

統整:

開門見山

金字塔結構:

頂層:地球的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由區域內的生物及其環境組成,強調生物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能量來源:太陽能透過光合作用進入生態系統,形成食物鏈和能量流動,維持生態平衡

中層:能量與生活

能量類型:動能、位能、化學能和電能等。

應用與轉換: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燃燒產生熱能、電力供應等。

節能與環保:強調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基層:簡單機械

機械類型:槓桿、輪軸、滑輪、齒輪、斜面等。

功能與實用:這些簡單機械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人們更有效地完成工作,體現了能量轉換和力的應用原理。

圖示說明:

頂層:展示一個生態系統的圖像,如森林或海洋,突出太陽能的輸入和食物鏈的結構。

中層:展示能量在生活中的應用,如電燈、汽車、風力發電等,強調能量的多樣性和轉換。

基層:展示各種簡單機械的圖示,如槓桿、滑輪等,說明其基本原理和應用場景。

這種金字塔結構強調了從自然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到人類生活中能量的應用與轉換,以及簡單機械在能量利用中的作用,展示了三者之間的密切關聯。

一、情感帳戶(資料來源: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標準版4.0手冊)

情感帳戶(Emotional Bank Account,EBA)是對人際關係中信任程度的一種比喻。

存款能建立、修復信任,提款則毀壞、削弱信任。

(一)想像一個你經常接觸的家人或朋友,假如他對你做了以下的行為,

你認為那是提款?中立?還是存款?(請用回答) 

行為

提款

中立

存款

1.原本約好假日要全家出去玩,突然說有工作無法去了。



2.你身體不舒服時,爸媽主動過來關心你的身體狀況。



3.當你不開心時,朋友一直過來詢問你「怎麼了?」「還好嗎?」



4.每天主動跟你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與心情的好壞、起伏。



5.發現你某件事處理的不夠好,直接指出你的錯誤糾正你。



(二)與同組的同學交流你第(一)題的答案與想法,你有什麼感受與發現?

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我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自鄭郁馨老師提問設計

精選文章

20250819~開學前準備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