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 講義 iNaturalist 604
補充資料:
學習目標
引導學生察覺地球上有不同的生態系。
比較不同生態系生物特徵差異,環境對生物構造的影響。
生物為了適應不同環境,身體構造有規則性變化。

【活動背景】
在地球面臨空前環境危機時,各生態系的生物們也必須挺身而出,尋找生存之道。你將扮演自己抽到的「生物角色」,以第一人稱撰寫一段短劇本,並進行5分鐘分享。
【任務目標】
依據抽到的生物卡與棲息地資訊,設計並完成一份「生物自述劇本」,內容分為三段,總長度控制在5分鐘內。
【劇本結構範例】
第一段(約 1分30秒)
🔹 主角第一人稱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生物名稱、特色) 原生環境與生活習性 生存挑戰或特有能力
🖊️ 參考開頭:
「我來自___,在___棲息。大家稱我___,我有著___的特性。」
第二段(約2分鐘)
🔹 人類視角介紹 人類對你的認識與發現 現在保護或研究的現況
你在生態系中的重要性
🖊️ 參考開頭:
「當人類來到___地區,他們發現了我。根據研究,因為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須受到特別保護。」
第三段(約 1分30秒)
🔹 生態威脅與呼籲
面臨的主要威脅(棲地破壞、污染、氣候變遷等) 提出的解決建議或行動呼籲
🖊️參考開頭:
「然而,___讓我們的家園岌岌可危。請大家___,讓我們的棲息地得以延續!」
【創作小提醒】
✅ 使用第一人稱視角描述
✅ 每一段落保持流暢自然
✅ 可自由添加小故事或互動元素
✅ 劇本總長建議為 400-500字左右
✅ 簡單練習講述,5分鐘內完成分享
打造你的AI超強幫手團!
• 小偵探艾咪(像《名偵探柯南》的角色):擅長找出真正的問題
• 任務大師阿傑(像Minecraft任務型實況主):擅長拆解步驟完成任務
• 天空攝影師小宇(像拍攝Vlog的YouTuber):擅長從高空看全局、重新理解情境
打造你的AI超強幫手團!
如果你在用AI時,能有三位超強夥伴在旁邊幫你出主意,那會怎麼樣呢?
來看看這三位「超幫手」怎麼讓你提問更厲害,學得更聰明!
幫手一號:小偵探艾咪——找出真正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問AI的問題就像亂丟球,丟得不準,AI當然接不準!
比如你問:「怎麼快速寫完報告?」
艾咪會皺眉問你:「你只是想快,還是想寫得好?老師到底想看什麼?」
這種思考叫做**「重新問對問題」**。
問對問題,就像找到正確的線索,才會有好的答案!
艾咪的提醒:
• 問之前,先想想:「我真正想知道的是什麼?」
幫手二號:任務大師阿傑——一步一步破任務!
阿傑很會玩解謎遊戲。
他說:「大任務,要拆成小任務!」
你如果問AI:「怎麼自學英文?」
他會說:「先從目標開始,再選工具,最後排時間表!」
這種方法叫做**「思維分步」**,像過關一樣,一步一腳印。
阿傑的任務秘訣:
• 別一下問完,要一題題問,AI才能慢慢幫你建出整個計畫。
幫手三號:天空攝影師小宇——從高處看整個畫面!
當你問了很多小問題,還是卡住,小宇會出現說:
「你一直問怎麼做簡報,有沒有想過簡報的真正目的?」
他會用空拍機拉高視角,讓你看到整個地圖!
這叫做**「跳出細節,問大問題」**。重新問一次方向性的問題,AI就能幫你走對路。
小宇的空拍提醒:
• 問自己:「我做這件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最後總整理
記得,AI最強不是它的答案,而是你問得好!
下次用AI時,記得召喚這三位超幫手:
• 小偵探艾咪:幫你問對問題
• 任務大師阿傑:帶你一步步破任務
• 天空攝影師小宇:讓你從高處看整體
口訣:問得像艾咪,推得像阿傑,想得像小宇!
你的AI能力,就會像升級一樣越來越強!
注意事項
1.AI為輔助工具,需培養資料判讀與批判能力,避免完全依賴AI。
2.遵守學術倫理,避免抄襲與不當引用,可使用AI檢測工具輔助查核。
3.將AI生成內容作為學習起點,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觀點與分析。
結論:
AI可成為學生做地球生態報告的強大助力,從知識建構、資料整理、合作探究到報告撰寫、評量反思,皆能發揮作用。強化批判性思考與資訊素養,讓AI真正融入並提升地球生態的深度與廣度。
AI工具:perplexity Gemini ChatGpt
上週作業:關心周遭環境的生物,寫出一個台灣保育類動物名稱。
編號 | 中文名稱 | 編號 | 中文名稱 | 編號 | 中文名稱 |
1 | 台灣黑熊 | 13 | 黑長尾雉(白鷴) | 25 | 黃緣閉殼龜 |
2 | 石虎 | 14 | 草鴞 | 26 | 草蜥蜴 |
3 | 歐亞水獺 | 15 | 熊鷹(赫氏角鷹) | 27 | 莫氏樹蛙 |
4 | 台灣狐蝠 | 16 | 山麻雀 | 28 | 諸羅樹蛙 |
5 | 穿山甲 | 17 | 黑面琵鷺 | 29 | 斯文豪氏赤蛙 |
6 | 台灣小黃鼠狼 | 18 | 黑嘴端鳳頭燕鷗 | 30 | 面天樹蛙 |
7 | 台灣水鹿 | 19 | 小彎嘴畫眉 | 31 | 翡翠樹蛙 |
8 | 台灣野山羊(長鬃山羊) | 20 | 栗喉蜂虎 | 32 | 黃裳鳳蝶 |
9 | 食蟹獴(棕簑貓) | 21 | 紅隼 | 33 | 寬尾鳳蝶 |
10 | 黃喉貂 | 22 | 東方白鸛 | 34 | 琉球青斑蝶 |
11 | 帝雉 | 23 | 黑鳶(老鷹) | 35 | 大紫蛺蝶 |
12 | 藍腹鷴 | 24 | 食蛇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