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8週教學週誌~電磁作用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png)
電子書 講義 電流磁效應 學習單 補充資料 看見自然EP50: 電磁鐵的生活應用 吹風機會致癌!? 實測3C產品電磁波結果超驚人. .. 【觀念】可見光與電磁波:電磁波的應用PART1 【觀念】可見光與電磁波:電磁波的應用PART2 2招教你避免電磁波 非屬原子能游離輻射管制網 電磁場 「鸚鵡螺號」發生了什麼事?北極冰層下的危險旅程 複習第3單元 動物大解密 動物心智圖 參考下方心智圖,將第3單元心智圖畫在自然寶典p.55。 腕 足 :烏賊、章魚等海洋生物生長在口的四周能蜷曲的器官。 心得:學習最好的方法不是畫心智圖,是回想。 能夠利用回想的方式,完成心智圖是最好的檢核。 期盼能量極小化的訓練,達成儲存記憶,類似的PATTERN出現,就能喚醒取回記憶。 「電磁波」 是由電場與磁場交互作用所產生,屬能量的一種。 它以波的形式接近光的速度輻射傳遞,自古以來就以各種面向存在於大自然。 電磁波可分為「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游離輻射係指頻率大於3×1015赫(Hz)的電磁波,一般常稱呼為輻射或放射線。最為人所知的游離輻射就是X光,它的頻率比起非游離輻射高的多,其光子能量強到足以藉由打斷細胞內各種分子的原子鍵而產生游離化,必須嚴格防護,因此醫院的X光室都有鉛板屏蔽,避免輻射外洩。 一般人為產生的非游離輻射來源,可概分為射頻和極低頻兩類 射頻非游離輻射: 來源常見的有廣播電臺、電視轉播站、手機和基地台、無線網路(Wi-Fi) 極低頻非游離輻射: 來源通常由各種電力、用電設備所產生,像是輸配電線、輸配電設施、家電用品。 頻率於3×1015 Hz(3000 THz)以上的游離輻射能量最強,可以破壞生物細胞分子,並會有累積效應,如伽瑪射線、X光線等。 頻率介於1000 kHz至3×1015 Hz間的非游離輻射不會破壞生物細胞分子,但會有熱效應造成接觸部位表面溫度上昇,如可見光、紅外線等。 頻率在1000 kHz以下的非游離輻射不會破壞生物細胞分子,也不會產生溫度變化,亦不會在人體或生物體產生累積效應,如無線電波、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