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 星期六

第二十週教學週誌(淺談浮力)

期末考完的進度就是配合不同班別課堂數及學習風格,安排活動。
1. 本週進行動物專題介紹。
2. 淺談浮力
補充資料:


鱷魚是出了名的伏擊性掠食者,偌大的身軀潛伏在水面之下,僅有眼睛和外鼻孔露出水面。牠們耐心十足,可以耗上大半天就這樣泡著水,伺機而動。順道一提的是,就在2016年6月初,才有一篇來自澳洲的研究,從澳洲淡水鱷(Crocodylus johnstoni)和鹹水鱷(Crocodylus porosus)身上發現,牠們在視網膜上有條帶狀的區域,此區域水平向的視神經細胞密度很高,因而提供鱷魚在水面上窺視整個堤岸動靜時,有絕佳的空間解像力。國家地理: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4837.html


觀察-》繪圖-〉捏油土-》秤重-〉量體積-》寫白板-〉推論沈浮-》實測-〉寫學習單
心得:終於來到期末最後一天。這需要自燃、自省、自律的堅持✊。看到回學校找老師的畢業生,很開心。感恩、惜福!^_^

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福衛七號發射

🚀 福衛七號發射
  
直播配合發射時間調整
🕘 (09:30更新):發射時間異動,目前發射時間是 14:30。直播節目於 14:00 開播!以下節目表已經更新
  
🛰福衛七號發射,倒數 13 小時!
  
搭載六枚福衛七號的獵鷹重型火箭已經在今天下午 5:30 立起,準備發射。
 
明天(6/25)請大家時間空下來,直播追起來,以下節目時段備好板凳、雞排!
  
  
🚀直播節目一:14:00~15:00 火箭發射升空
👩‍🚀主持人:台視主播林益如
👩‍🚀來賓:國立自然科博館館長孫維新
  
14:00~14:15 貴賓致詞
14:15~14:30 任務與火箭介紹、倒數預告
14:30~14:40 解析火箭飛行過程
14:40~15:00 回顧與訪談
  
  
🚀直播節目二:16:00~17:00 福七與火箭脫離
👩‍🚀主持人:台視主播林益如
👩‍🚀來賓: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國家太空中心主任林俊良
  
16:00~16:20 林俊良解說衛星與火箭分離
16:20~16:35 鄭明典解說全球氣象研究
16:35~16:45 計畫主持人朱崇惠的訪談專題
16:45~17:00 分享感想、預告衛星通聯時間
  
  
🚀直播節目三:20:30~21:00 福七與台灣地面站聯繫
👩‍🚀主持人:台視主播林益如
👩‍🚀來賓:科技部次長謝達斌、國家實驗研究院副院長吳光鐘、太空中心主任林俊良
  
20:30~20:40 貴賓致詞
20:40~20:53 林俊良報告福衛七號通聯情況
20:53~21:00 各方賀詞
  
  
注意以上節目表是預設福衛七號在 14:30 升空,但火箭的發射窗口為 11:30~15:30,有四個小時,火箭在這段時間內都可以發射。實際節目行程視當日狀況調整
 
若將火箭發射時間設為 T,以下是幾個重要時刻的推算參考: 
T+0(min) :火箭發射升空
T+91~107:衛星脫離火箭
T+165:衛星首次通聯──澳洲達爾文站
T+273:衛星第二次通聯──澳洲達爾文站
T+378:衛星首次與台灣地面站通聯
  
  
期待了那麼久,一個直播畫面看不夠怎麼辦?沒關係,你可以一次開很多個(誤),除了科技部臉書,也可以到 國家太空中心 NSPO、 科技大觀園國家實驗研究院 串門子,聊聊天。
 
再不夠,可以打開電視看 台視新聞台,同時打開 Youtube 看:
 
👉SpaceX 官方頻道:STP-2 Mission
https://youtu.be/WxH4CAlhtiQ
  
🚀直播節目一(11:00-12:00)
太空中心頻道:https://youtu.be/Je65RATLeZM
台視頻道: https://youtu.be/zCJN8hg6ass
  
🚀直播節目二(13:00-14:00)
太空中心頻道:https://youtu.be/7FyOFWP65gc
台視頻道:https://youtu.be/BzuCBdFr5vI
  
🚀直播節目三(17:30-18:00)
太空中心頻道:https://youtu.be/ALCyDh160ZE
台視頻道:https://youtu.be/lUnrD7GSRyg

暑假篇~預防勝於治療~水中自救、小心蚊子

決定命運の4招-水中自救完整版


2019年6月21日 星期五

第十九週教學週誌


補充資料:

秋行軍蟲疫情嚴峻 全台已發現55隻成蟲(6/17)

愛玩客【精華】 - 坦尚尼亞動物大遷徙



        期末考結束了,應該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整體而言,看得出來,學生為了拿到100分,相當努力,聽到有孩子為了拿到滿分,背了很多生物知識。恭喜考100分的學生,你的努力被看到了。考不好的學生,也不要氣餒,表示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事實上,人生的路很長,你不太會記得,5年級6月夏天期末考的自然分數。但是,你會記得當時的你是很努力,還是不太在意的。


分享以下2篇怡嘉老師的文章~標註6月淡淡的哀傷~
   

堅持當不討喜的嚴師 陳怡嘉幫學生擦亮人生方向


作者:陳怡嘉


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

第十八週教學週誌


複習第二次成績評量準備範圍:
1. 動物的食性、恆溫和變溫動物的差異、動物的禦敵與社會行為。
2. 動物的求偶與育幼方式、動物的分類方式(二分法)
3. 音量單位、噪音的預防方法、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
4. 簡易樂器的製作步驟、聲音三要素、不同樂器發聲方式的差異。

心得:分享秋行軍蟲時事議題。通報獎勵的期限追朔至2019年6月8日並截至2019年6月21日,只要通報人將電話、身分證明、發現秋行軍蟲的詳細地點、清晰圖像及植株受害狀圖像等檔案一併寄出,待應變小組派員勘查,確認真有入侵後便會發放1萬元獎金。學生對於一案10000元獎金興致高昂。還會特別把農委會防檢局專線0800-039-131抄下來。當然也有學生提出養來賣,特別強調獎勵期限限制,要搶在牠變成雌蛾之前撲滅才有效。






莫氏樹蛙
綠蠵龜
綠繡眼
秋行軍蟲
每次產卵數量()
100-200
100-110
3
100-200
育幼行為



秋行軍蟲~雌蛾每次產100-200顆卵

高手在民間!他眼尖發現秋行軍蟲侵台 挽救35億蟲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第四單元重點整理


4-1 生活中常聽見的聲音
1.物體發出聲音時,發聲部位會有振動現象
   Ex:講話→聲帶振動 打鼓→鼓面振動p.85
2.不同介質中,聲音傳播速度不一樣。
   固體最快 > 液體 > 氣體最慢。p.87
3.音量的單位:分貝(dB)(分貝(dB)是十分之一貝爾(B):1B = 10dB。)
 在不適當的場所或時間,令人感覺不舒服的聲音,稱為噪音p.89
4-2 樂音
1.樂器的發聲種類  p.90  
類別
舉例
原理
管樂器
直笛、長笛、法國號
利用空氣在樂器內振動,發出聲音
打擊樂器
木琴、鼓、三角鐵
敲擊樂器而發出聲音
弦樂器
吉他、小提琴、豎琴、烏克麗麗
彈撥樂器的弦or弦弓摩擦而發出聲音
2. 聲音的高低 P.91-93   
聲音較低
聲音較高
管樂器Ex:直笛
空氣柱越長
空氣柱越短
打擊樂器Ex:木琴
木片越長
木片越短
弦樂器
Ex:吉他
弦越粗、鬆、長
弦越細、緊、短

3.聲音三要素 p.94-95
聲音要素
音調
(聲音高低)
響度
(聲音大小)
音色
因素
發聲物體的
長短、粗細、鬆緊
用力大小、
是否有音箱
發聲物體材質
4.樂器發聲越大聲方式:
 A.越用力彈撥弦樂器
 B.越用力吹奏管樂器
 C.越用力敲擊打擊樂器
 D.樂器音箱越大 p.95
4-3 製作簡易樂器
1.設計製作樂器流程
 觀察繪製設計圖規劃步驟與方法
 製作調整改良or重新設計  p.96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第17週教學週誌

1. 本週介紹簡易樂器製作的要領。完成加油汽笛。
2. 下週進行第四單元的複習。
補充資料:
推薦: 2019中興昆蟲展-你今天Social了嗎?
日期:2019/6/76/15 地點:中興大學 惠蓀堂
📣展覽時間:平日:9:00~17:00 
                  假日:9:00~19:00(*端午連假 均算是假日時段*)
心得:
      20190606早上有6年級的跳蚤市場,導師事先說明如果學生表現不錯,可以提早十分鐘下課!而506確實沒有讓老師失望,我們在一節課內完成自然寶典、習作及加油汽笛,還有很多用心準備的學生帶來自製樂器的材料,在課堂上完成了排笛,簡易伸縮吸管笛、弦樂器及敲擊樂器。8:50準時下課,並請同學在9:10回到自然教室。我想這是人性的掙扎,要能脫離商場,遵守承諾,是需要多大的自制力。可喜的事只有一位迷途小羊,其他的學生都能在9:15坐好,複習第四單元,並做人耳頻率測試!20-20000HZ能聽到哪些頻率的聲音!學生越來越進步真的感謝導師、家長和同儕間的共同努力。有個學生說,他們會準時回來,是因為一個傳一個告訴同學,如果不能準時回來,老師會被罵!總之,相信變好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本週還有一件小插曲讓我印象很深刻,下課時間遇到舜元他跟我打完招呼,還不忘提醒周遭的同學,要跟自然老師問好!真的好可愛!自己做到了也不忘提醒他人,善的循環,值得鼓勵!
        祝福林志玲幸福美滿。志玲姐姐在演講中曾經提到她的娃娃音常受到攻擊,所以,曾經想要改變自己的聲音,直到遇見一個善良婆婆,因為她的音色而認出她來,告訴她要多吃一點,好好照顧自己。她才開始接受自己的聲音。在批改自然習作時,看到學生寫老師上課的聲音是噪音,解決方法是請老師安靜一點。就會想到志玲姐姐受的傷!後記,6/6當時認為老師上課是噪音的同學,今天很認真,身為教學者,還是肯定學生的努力,期許這種想要變好的力量越來越強大!
       有個學生看到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給我的回應是,「老師妳怎麼看這麼悲觀的書?」我說我在研究社會行為!書中p206提到咬過對方手臂的黑猩猩,會因為擔心報復而緊盯著那隻受傷的手臂,並為對方梳理毛髮來提議和解。吸血蝙蝠到了晚上會飛離巢穴,靠近牛豬馬等動物的背後,在他們身上畫出3公釐左右的傷口。蝙蝠的唾液中還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質,一餐會吸取約體重的40 %的血量,然後回家。但是,如果吸不到血,三天後就會死亡,因此,幸運的蝙蝠會將血液反芻分享給飢餓的夥伴。令人驚訝的是,吸血蝙蝠還記得過去曾分享血液給自己的夥伴。p211棲息在非洲草原的瞪羚,只要察覺的獅子靠近,就會一起飛奔而走。
如果有一隻性情怪癖的瞪羚企圖冷靜的判斷當時的狀況,應該會最早成為獅子的食物吧!換言之,對於瞪羚而言,採取和群體相同的行動才是存活的最佳策略。
     

學生的提問?
1.氣球的「氣和汽」要寫哪一個?豎琴、小提琴怎麼寫?如何做加油汽笛
2.聲速會影響頻率嗎?
1赫茲(Hz)表示事件每一秒發生一次。「聲速」(每秒340 米),單位時間內振動傳遞的距離。氣體的波速則會受溫度的影響,公式是 聲速=331 + 0.6TT為攝氏溫度。說完定義,反問學生你覺得會影響嗎?他就自己回答應該不會。)
3.老師妳知道0.0Hz電影嗎?
(小時候愛看鬼怪科幻靈異故事,看過七夜怪談後,就不想再看恐怖電影了!)
4.52赫茲的鯨魚是哪一種鯨魚?

(藍鯨聲音為10-40HZ;長鬚鯨50Hz。有科學家認為52Hz鯨魚為混種。其實,說故事的目地是想帶出溝通需要調對頻率,才能對話!還有鯨魚是社會行為的動物!)

精選文章

20250819~開學前準備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