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週自然第三四單元期末測驗 中文部期末評量結束,本學期即將進入尾聲,寒假即將到來,放鬆之餘可以多涉略有關科普的書籍或網站。 科學新知 : 年初老師參加了茂林紫蝶幽谷志工假期,完成紫斑蝶標放,品嘗了原住民的假酸漿粽,走進會呼吸的石板屋,看到滿天飛舞的紫斑蝶,曲流地形的蛇頭山,體驗越黏越難搗的麻糬。如果發現紫斑蝶標記 MT106 代表茂林台灣 1 月 6 日,不是 106 年,因為成蟲壽命約 6-8 個月。 推薦高雄茂林紫斑蝶親子一日公民科學營 ( 活動時間 1/31( 四 ) 或 2/17( 日 )) http://purplecrow.org.tw/news_content.php?id=112 為未來而教讀書心得 人生最該追求的一張標籤,就是自己的名字。 引導學生自我介紹,認識自己,肯定自己,每一次的自我介紹,是否又進步了一點點。自己的價值,由自己探索,由自己決定。能力不是用教的,能力是要給予舞台,給予時間,給予機會,去展現的。 在自然科教學上,多給學生設計實驗,選擇工具與材料的機會;給予上台分享實驗結果的機會。多介紹自己,就能慢慢拼湊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版圖。 BTS 教學法 = 了解 + 引導 + 觀察 + 學習 了解學生的迷思位置,引導地圖,找到階梯,觀察學生如何上樓,讓學生將自己的上樓過程報告與分享,觀察別人如何爬樓梯。 希望自己的學生,除了能自我探索精進,也能幫助同學,伸出援手,指出爬樓梯的方位,如果不能伸出援手,至少也不要成為亂指方向的搗蛋鬼。 上樓的方法很多,搭電梯,攀岩、爬樓梯、迂迴前進、先上頂樓,再滑下來, … 每個人學習方式不一樣,能整理出自己的學習方法並分享,都是一種學習,一種快樂。 期末心得: 觀察學生爬樓梯的風景,有一種學生,就站在電梯門口,但是,沒有感應卡,等人來接;還有一種學生,站在樓梯入口,徘徊不前,覺得爬樓梯太辛苦;還有一種學生,每天都很認份的爬樓梯,很輕鬆;也有學生,有感應卡,每次都能直達要去的樓層。期末考,則是檢視誰沒有到達集合目標樓層。只要肯努力,慢慢走也可以抵達目標。最怕的是,玩心太重,還不想進電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