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週
o 實驗:觀察蠟燭燃燒、利用雙氧水與金針菇製造氧氣、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o 作業:自然練習簿第4回P8-P9。
o 自然習作訂正簽名P13。 自然寶典訂正簽名P19。每個單元結束,學生會將作業帶回家請家長簽名的用意,在於幫助家長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發現家長有簽名的學生,比較不會寫錯字!(根據已經改到自然習作P17觀察推論。)
補充資料:
雙氧水製造氧氣的化學反應式 : 2 H2O2
2 H2O + O2
民國103年的科展作品
化學科第一名誰是製氧高手?
在民國109年確實編寫到教科書中,今年實測6個班實驗效果非常精采。金針菇比胡蘿蔔方便,不需要覘板和菜刀切塊或刨絲;秤好20克的金針菇,只需要使用剪刀,剪碎放入廣口瓶即可。將蠟燭利用蠟油固定在玻璃板上也相當方便,輕易就可以去除了。
相信很多自然老師,都相當害怕燃燒實驗。
- 安全守則第二條:一組只能有一個學生離開座位拿器材。(確認器材長的穩重性。)
- 安全守則第三條:選出信任的組長,當老師的雙眼,不乖的組員提醒規勸或登記。
- 安全守則第四條:如果全班浮躁太厲害,寧可看影片也不要做實驗。
流程:實驗一 觀察蠟燭燃燒
- 先將蠟燭固定在玻璃板上。
- 觀察1分鐘,蠟燭燭心會越燒越長嗎?
- 蓋上廣口瓶,觀察燭火變化。
- 當燭火快熄滅時,拿起廣口瓶,讓蠟燭繼續燃燒,成功即交給下一位同學,看哪一組可以輪流最多次。(看班級屬性,決定觀察時間長短。)
實驗二 製造氧氣 各組器材長將實驗一的蠟燭,摘下來,換取20克金針菇及剪刀。
- 將金針菇剪碎放入廣口瓶(這時可以觀察小組差異,有輪流剪,有搶著剪,有一個人獨自剪到底,旁邊組員幫忙撿散落在桌上的金針菇。)
- 各組器材長拿剪刀和夾鏈袋來換取50ML雙氧水。
- 將50毫升雙氧水慢慢倒入廣口瓶中,蓋上玻璃板。觀察是否冒泡。
- 器材長將倒完雙氧水的量杯,拿來換點燃的線香。
- 將點燃的線香深入廣口瓶中觀察線香燃燒情形。
實驗三 檢驗二氧化碳
器材長將金針菇及雙氧水的廣口瓶清習乾淨,來拿L行鐵絲及蠟燭。
將點燃的蠟燭伸入廣口瓶中,觀察1分鐘,並蓋上玻璃板。
燭火熄滅後,將蠟燭取出,並蓋上玻璃板。
將50ml澄清石灰水到入廣口瓶中,再蓋上玻璃板。
輕輕搖晃瓶身,使澄清石灰水與蠟燭燃燒後產生的氣體充分混合。
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混濁。
501中規中矩濕抹布和水盆放在旁邊準備。
504再接再厲澄清石灰水效果十足
503分工合作默契十足
506溫文儒雅開窗開門保持通風
不干擾鄰居上課值得讚許
505只要專注,任何味道都可以聞得到,就算戴著口罩,第3組也能不約而同捏住鼻子。
502避免班上化學反應太快,最好一組一組點燃線香,其他組行注目禮,安全第一。
最後感謝家長及導師平日的耳提面命及每個學生的尊重配合,讓每個班級都能順利完成燃燒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