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酒精和汽油誰的燃點較低呢?

閃燃點是指揮發性物質所揮發出的氣體與火源接觸下會閃出火花(短暫)點燃的最低溫度

閃燃點有時會與自燃溫度混淆。

燃點是指揮發物質在接觸的火源被移除後,仍可自己持續燃燒的最低溫度


燃料閃點自燃溫度
乙醇 (70%)16.6 °C(61.9 °F)[1]363 °C(685 °F)[1]
汽油−43 °C(−45 °F)[2]280 °C(536 °F)[3]
柴油>52 °C(126 °F)[2]256 °C(493 °F)[3]
航空煤油 (A/A-1)>38 °C(100 °F)210 °C(410 °F)
煤油>38~72 °C(100~162 °F)220 °C(428 °F)
植物油(菜籽油)>327 °C(621 °F)424 °C(795 °F)[4]
生物柴油>130 °C(266 °F)

自燃溫度(英語:autoignition temperature)或自燃點(英語:kindling point)指的是常壓下,沒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點燃時,可燃物自燃的最低溫度。

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自燃,原因大部分都是自燃點太低所造成。

例如白磷的自燃點只是34℃,只要稍微加熱一點,便會自燃,故通常都保存於水中。



物質自燃溫度(℃)[4]自燃溫度(℉)[4]來源或備註
三乙基硼烷−20−4
矽烷2170或者更低
白磷3493與有機物接觸時,否則會熔化
二硫化碳90194
乙醚160320[5]
汽油247~280477~536[6]
乙醇363685[6]
柴油399750[7] 或者更低
丁烷405761[8]
218~246424~475[9][7]
皮革200~212392~414[7][10]
473883
氫氣536997[11]

點燃其實與可燃溫度沒有直接關係,有一個專門的詞用來解釋點燃的難易程度,叫做閃點。定義如下:閃點,是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使用某種點火源造成液體汽化而著火的最低溫度。閃燃是液體表面產生足夠的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性氣體時,遇火源產生短暫的火光,發生一閃即滅的現象。閃燃的最低溫度稱為閃點。
常壓下:汽油的閃點範圍:-50~-20℃,柴油的閃點在55℃以上 (國標)。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ar/b2ae9ln.html

依照台酒公布的物質安全資料表,關於乙醇的閃火點為 13℃,爆炸界線為 3.3%~19%,危害性分類為易燃液體第 2 級。

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

第五週教學週誌(空氣與燃燒)


第五週
o  改完第一單元美麗的星空,需要特別加強的是{星星位置的改變},學生容易忘記北極星幾乎固定不動,因為地球逆時針自轉緣故,所以看到的日、月、星辰都是東升西落。Solar system scope APP操作影片
o  實驗:觀察蠟燭燃燒、利用雙氧水與金針菇製造氧氣、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o  作業:自然練習簿第4P8-P9
o  自然習作訂正簽名P13 自然寶典訂正簽名P19。每個單元結束,學生會將作業帶回家請家長簽名的用意,在於幫助家長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發現家長有簽名的學生,比較不會寫錯字!(根據已經改到自然習作P17觀察推論。)
補充資料:
雙氧水製造氧氣的化學反應式 :  2 H2O2     2 H2O + O2

民國103年的科展作品化學科第一名誰是製氧高手?
在民國109年確實編寫到教科書中,今年實測6個班實驗效果非常精采。金針菇比胡蘿蔔方便,不需要覘板和菜刀切塊或刨絲;秤好20克的金針菇,只需要使用剪刀,剪碎放入廣口瓶即可。將蠟燭利用蠟油固定在玻璃板上也相當方便,輕易就可以去除了。

相信很多自然老師,都相當害怕燃燒實驗。

  • 安全守則第一條:長髮女生,頭髮紮起來。
  • 安全守則第二條:一組只能有一個學生離開座位拿器材。(確認器材長的穩重性。)
  • 安全守則第三條:選出信任的組長,當老師的雙眼,不乖的組員提醒規勸或登記。
  • 安全守則第四條:如果全班浮躁太厲害,寧可看影片也不要做實驗。



流程:實驗一 觀察蠟燭燃燒
  1. 先將蠟燭固定在玻璃板上。
  2. 觀察1分鐘,蠟燭燭心會越燒越長嗎?
  3. 蓋上廣口瓶,觀察燭火變化。
  4. 當燭火快熄滅時,拿起廣口瓶,讓蠟燭繼續燃燒,成功即交給下一位同學,看哪一組可以輪流最多次。(看班級屬性,決定觀察時間長短。)



          實驗二  製造氧氣                      各組器材長將實驗一的蠟燭,摘下來,換取20克金針菇及剪刀。
  1. 將金針菇剪碎放入廣口瓶(這時可以觀察小組差異,有輪流剪,有搶著剪,有一個人獨自剪到底,旁邊組員幫忙撿散落在桌上的金針菇。)
  2. 各組器材長拿剪刀和夾鏈袋來換取50ML雙氧水。
  3. 將50毫升雙氧水慢慢倒入廣口瓶中,蓋上玻璃板。觀察是否冒泡。
  4. 器材長將倒完雙氧水的量杯,拿來換點燃的線香。
  5. 將點燃的線香深入廣口瓶中觀察線香燃燒情形。
            實驗三  檢驗二氧化碳

  1. 器材長將金針菇及雙氧水的廣口瓶清習乾淨,來拿L行鐵絲及蠟燭。
  2. 將點燃的蠟燭伸入廣口瓶中,觀察1分鐘,並蓋上玻璃板。
  3. 燭火熄滅後,將蠟燭取出,並蓋上玻璃板。
  4. 將50ml澄清石灰水到入廣口瓶中,再蓋上玻璃板。
  5. 輕輕搖晃瓶身,使澄清石灰水與蠟燭燃燒後產生的氣體充分混合。
  6. 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混濁。




     501中規中矩濕抹布和水盆放在旁邊準備。
     

     504再接再厲澄清石灰水效果十足

503分工合作默契十足
506溫文儒雅開窗開門保持通風
不干擾鄰居上課值得讚許
505只要專注,任何味道都可以聞得到,就算戴著口罩,第3組也能不約而同捏住鼻子。
502避免班上化學反應太快,最好一組一組點燃線香,其他組行注目禮,安全第一。


最後感謝家長及導師平日的耳提面命及每個學生的尊重配合,讓每個班級都能順利完成燃燒實驗。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生活觀星應用(SOLAR SYSTEM SCOPE APP)


今天聽聞學生早上4:00起床為了看上週介紹的水星西大距,這種自主學習的精神,真是振奮人心啊!
可惜今天天氣不太理想,能見度太低,甚至太陽都躲起來了
看在學生這麼積極努力的份上,立刻透過SOLAR SYSTEM SCOPE APP搜尋3/25最佳觀測時間與方位。以下為示意圖。

 2020/3/25早上4:07 水星還沒出現,由下而上依序可以看到土星、火星、冥王星(望遠鏡)、木星。


 2020/3/25早上5:00 水星東偏南地平線附近,由下而上依序可以看到土星、火星、冥王星(望遠鏡)、木星。


 2020/3/25早上5:25 水星東偏南,由下而上依序可以看到土星、火星、冥王星(望遠鏡)、木星。


 2020/3/25早上6:00 水星東偏南高一點,由下而上依序可以看到土星、火星、冥王星(望遠鏡)、木星。

2020/03/25日出是5:56,所以要趕在日出前起床!往東邊方向眺望。

好天氣的話,3/25可以同時看到2種天象!日出前看水星和日落後看金星!

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第四週教學週誌(星座故事)

好聽的八大行星之歌
□ 本週學習利用星座盤觀察四季星空的變化,發表生日星座故事

補充資料:

因為中國、伊朗、義大利、西班牙、德國都突破萬例確診,台灣3/18達百例!看著持續發燒的疫情,所以,大家更積極準備線上授課。
分享2020康軒電子書,在家也能輕鬆自學。
聽了六個班級的生日星座故事,已經訓練到聽開頭就知道結尾了。
但是,學生的表達力實在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啊!面臨的問題,就是沒有把講故事當成重要的一件事,好好準備。有表達,才會有影響啊!









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第三週教學週誌(數位觀星)


o  本週學習利用「北斗七星」、「仙后座」尋找北極星的方法。
o  學習使用數位軟體solar system scope app 尋找北極星。
補充資料:
法國的彗星觀測家梅西爾,觀測時常被星空中微暗濛濛的固定天體所困惑,他為了便於區別這些微暗濛濛天體和彗星, 便著手將其以 M 為名首,稱為梅西爾星體,在星座盤上可以看到M1-M45,就是梅西爾星體。Messier objects馬拉松競賽,指在夜間觀測所有梅西爾星體。最佳觀測時間是三月。但313---44日這段時間條件較好,尤其是325,26,但是月齡和天氣會影響到觀測,應該選擇最近新月和天氣好的日子,在一夜之間按出現順序觀測。

有時間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星球儀DIY(台中場只有12組名額喔!)

(活動費用)900/人(費用包含:場地費、講師費、材料費)陪同家長 300/
台中場- 3/28(六) 台中仰望書房 13:00-17:0012:50報到)


看學生用心寫筆記,真是一大享受。


這次從平面星座盤帶入立體天球儀,再操作數位觀星軟體。

學生看到太陽系開始旋轉,都覺得很炫。我想這是數位教學的優勢。
這次自然寶典為了防止肺炎疫情發展,產生不確定的停課,增加許多自學的部分。普遍來說,學生都可以看著寶典或課本完成任務。好喜歡學生自己主動查資料的氛圍,給學生5分鐘自學時間,我就可以開始盯自然習作需要個別指導的同學。
因為看到網路上有人分享口罩暫存夾影片,現學現賣,加上星座圖,非常文創喔!



 














精選文章

20250819~開學前準備

  G4